祖孙三代杨世槎(右三)、杨建(右二)、杨国轲(右一)著书均被省图书馆收藏。
孝父母、睦相邻、务职业、守诚信…
家训有十戒,家教强调崇德重义、修身养性等
在成都温江繁衍300年的杨氏宗族,家规家训多得令人吃惊。
杨氏祖训忠、孝、勤、俭,每个字皆有与之对应的要求;杨氏家训十戒,包括戒违法乱纪、戒不学无术、戒好逸恶劳等;而杨氏家风,有恪守祖训、仁孝为先、宽容朴实等;杨氏家教还有崇德重义、修身养性等。这些家规家训和治家格言以及家风故事,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。
“这些都是祖辈们传下来的。”哥伦比亚大学毕业、目前在美国工作的杨氏第十六代孙、26岁的杨国轲告诉记者,1987年,40余名家族老人成立了杨氏宗族理事会,修缮了家谱,修建了宗祠。每一年,理事会还召开清明祭祖大会,表彰一批好族人,宣扬孝德孝善典型。入川
康熙年间迁至温江
繁衍至今已有6000余人
在杨氏宗族故事里,杨家是西周武王姬发之子唐叔虞的后人,从山西迁移到湖北麻城孝感一带。明末清初“湖广填四川”,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,杨家祖公举家迁至四川乐山,后有房系于康熙五十六年(1717年)迁至当时的温江县西区一甲全节乡东岳庙。当地有一对石虎,故名“老虎坝”,虎之另一秀曰“猫”,所以又名“猫坝”。
300年来,“猫坝”杨氏一支子孙已繁衍至6000多人,聚居东岳村寿安镇境内的约1600多人。自杨氏祖先“插占”以来,家族中在当地有声望者不乏其人。
“除了温江、都江堰、郫县、成都主城区,还有不少人现在到了国外。”为了找到远播到各地的族人,杨国轲目前已经在媒体上开始海外寻亲。
寻根
成立宗族理事会修谱
每年清明祭祖表彰好族人
1987年3月,杨氏春字辈与同时代族人,包括从60岁到80岁的老人共40余人,组成了猫坝杨氏宗族理事会,至今理事会已换了五届,完成了修谱和杨氏宗祠的修建工作。
理事会组织召开一年一度的清明祭祖大会,表彰一批好儿子、好媳妇、好女儿、好女婿、好公婆、好岳父母、好妻子、好丈夫,宣扬孝德孝善典型,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。
“长辈们非常重视年轻人的培养。”现任理事会副会长杨君告诉记者,目前前两届理事会的大部分成员皆已年高,很多已经过世,但新一辈欣欣向荣。比如,哥伦比亚大学毕业的杨国轲联络杨氏宗族大学生组成微信群,为继承先祖忠孝勤俭好家风作表率;为清明祭祖大会撰写大会纪要、书写杨氏宗祠叙的杨竹,今年大学毕业就参军,献身于保卫祖国的事业。
“现在我们计划筹备第二次续谱,到乐山寻根访祖。”杨君说。传承
连续20年举办家庭春晚
祖孙三代著书被省图收藏
300年里,杨氏孝德传家,一直奉行“奉祖先、亲宗族、教子孙、读诗书、孝父母、尚勤俭、和夫妇、睦相邻、务职业、守诚信”30字家规。杨家祖辈言传身教,子女多勤学有为、家庭和睦。
1997年,杨国轲的爷爷杨世槎筹划家庭春节联欢晚会,全家20多人既是表演者又当观众。这种和乐融融的氛围是杨国轲记忆里的一抹暖阳,“我们的家庭春节联欢晚会已经举办20年了。”
退休后参与《宝兴县志》编写工作的爷爷杨世槎1993年回到老家温江定居。1999年4月开始组织温江“猫坝”杨氏族人编修《猫坝杨氏宗族族谱》,20余万字历时近2年完成。
杨国轲的父亲杨建毕业于四川大学物理系,目前在成都市城管委工作,著书《和谐背景下的城管执法》。而1989年出生的杨国轲,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,在美国一家咨询公司担任大数据分析师,2016年出版《敲开职场大门》一书,讲述职业规划与学业计划的故事。
目前,这三本书都已被四川省图书馆收藏。
“潜心做事,端正做人。父辈们从小就这么教育我们,所以家规家训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。”杨国轲说。